成人亚洲欧美综合,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,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,精品欧美一区二区vr在线观看

各地持續加大住房困難群體保障力度——住得越來越舒心

2021-10-13 08:31:00

  為解決生活困難居民的住房問題,各地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措施:加大投入力度,推進棚改安置房建設;啟動老舊小區改造,通過修補路面、改造管網等措施,改善居民生活環境;為符合條件的市民提供公租房,并依據收入情況減免租金,減輕租戶經濟負擔。


  合肥——


  建設棚改安置房屋 住戶搬遷可獲補助


  過去,在安徽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恒習友棚戶區,較為有限的居住條件影響著葛憲華一家的生活。葛憲華心里盤算著,攢些錢,趁早搬。


  前幾年,經開區海恒社區福祿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范玉霞來到葛憲華家,帶來了好消息:要開展棚戶區改造,還提供搬遷安置補償!從面積確認到安置方式,范玉霞將政策一點點講給葛憲華聽。


  先算經濟賬,既能分到安置房,還有搬遷費、過渡費等各類補助;再算環境賬,房子大了不說,小區綠化、物業管理也能跟上來。早就盤算著換房的葛憲華,一聽“搬得快還有獎勵”,二話不說,立馬同意。


  一間間矮房被拆除,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。這期間,搬離的222戶棚戶區居民在外暫時租住,房租由政府按照房屋面積進行補助。去年12月,海恒社區近湖苑小區450多套回遷安置房開始分配。葛憲華一家分到了房子不說,還拿到了各類拆遷補償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約20.4萬元。


  今年5月,葛憲華一家歡歡喜喜地搬進了在原址重建的新家。117平方米的家中,沙發、電視擺放整齊,站在陽臺遠眺,南艷湖的景色清晰可見。“現在搬出棚戶區,孩子上大學后家里負擔也減輕了不少,我們家在2019年就退出了低保。”葛憲華說。


  近年來,合肥市多措并舉,穩步推進棚改安置房建設工作。改造過程中,組織群眾成立自治幫扶小組,全程參與征遷安置工作。同時,將搬遷人數、房屋面積和征遷安置方案要點進行公示,接受群眾監督。


  今年,合肥全市棚戶區改造計劃新開工棚改安置房44030套,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7270套。截至8月底,全市新開工42790套,占目標任務的97.2%;基本建成10098套,占目標任務的138.9%,均超過序時進度要求。


  貴陽——


 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 居住環境大為改善


  “我們的小區就跟新建似的,啥方面都好,住得很舒心!”剛走進小區,游阿姨就拉著記者邊走邊說,“去年以前,小區很破舊。后來多虧區政府出錢幫著改造,才有這番面貌,現在大伙兒逢人就說小區的好。”


  游阿姨今年77歲,生活在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鹽務街街道貴信花園小區。“這是個有20多年歷史的小區。過去小區的外墻要么開裂,要么墻皮脫落,水泥路面也坑坑洼洼,下點雨就積水。”游阿姨說。


  除了基礎設施問題,小區公共區域的電線線路老化也比較嚴重。游阿姨介紹,由于缺少資金,過去小區內的路燈都是臨時扯的電線,用釘子掛在墻上。“2015年,考慮到安全,大伙還湊了1萬元錢修補線路。我們都盼著好好改造一下小區,沒想到真趕上了,太幸福咯!”


  去年6月30日,貴信花園小區改造正式開始。“區政府投入1700多萬元,重新更換線路、修補路面、改造管網、增加綠化、加裝電梯等。”游阿姨介紹,到今年4月份,整體改造基本完工。


  灰白相間的墻面、規劃整齊的停車位、樣式統一的防護欄、隨處可見的綠化帶……如今的小區完全變了樣。“以前路面窄,趕上早晚高峰時段,車輛之間經常發生剮蹭。現在路面寬敞了不少,還留出了專門的消防通道,車輛剮蹭很少再發生,大伙兒覺得幸福感挺高。”游阿姨說。


  近年來,貴州省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,為居民打造更好的居住環境。“貴陽在2019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,納入省級改造的老舊小區共有167個64128戶,獲得中央補助資金2.47億元,中央預算內配套資金4.53億元。”貴陽市老舊小區改造組副組長唐亞飛說。


  為建設幸福指數更高的宜居城市,貴陽市還啟動三年攻堅行動。2021年至2023年,全市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23個,涉及11.9萬戶。


  “貴陽許多老舊小區原本基礎薄弱,底子較差,改造成本比較高。拿管線入地來說,一些小區原本的管線如同蜘蛛網一樣,改造起來很費勁,光解決這一項就得耗費不少資金。但是,我們按照一項目一方案的原則,積極籌措資金,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,不斷提升市民的幸福感。”唐亞飛表示。


  武漢——


  發展公共租賃住房 租戶可享租金減免


  在湖北武漢江岸區塔子湖街道華匯社區中央華城小區里,一群戴著紅袖標的志愿者頂著太陽,正沿著樓棟和人行步道巡查。“雖然我們都是租戶,但早已把小區當成了自己的家。”志愿者鄧三海笑著說。


  走進小區的5棟1單元,乘電梯上到9樓,右手邊一間將近50平方米的屋子便是鄧三海的家。面積雖然不大,但室內陳設很整潔、精致,電視、冰箱、空調等電器一應俱全。站在陽臺上俯瞰,樓下成片的綠化帶令人賞心悅目。“房間都裝修過,附帶熱水器、天然氣,可以拎包入住;小區物業管理規范、服務貼心,家里需要水電維修,工作人員都能及時到位。”鄧三海說。


  鄧三海是武漢本地人,與愛人自謀職業。鄧三海患有慢性胃病,需要長期服藥,又被診斷為胃穿孔,急需做手術。為了做手術,夫妻倆將鄧三海父母留下的一套小房子賣掉,開始在外面租房。


  幾年前,武漢啟動相應改革,進一步完善公共租賃住房的申請受理渠道、審核準入程序。不久,鄧三海就收到了社區的通知:按照新的保障標準,他們家符合申請公租房的條件。在填報了《武漢市公共租賃住房資格申請表》并提交相關申請資料后,經過公開搖號,鄧三海一家分配到公租房小區的一套房子。拿到鑰匙的那天,夫妻倆十分激動。


  去年6月,武漢又出臺了《武漢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辦法》,按照家庭住房困難程度及收入情況,對低保、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等困難家庭,給予不同檔次的租金核減。根據新的政策,家庭月人均收入在低保和低收入線之間的保障對象,只按房租的30%收取租金。


  “小區的環境這么好,一個月的租金才600多塊錢。”鄧三海說,他們家也享受到了租金減免政策。日子安穩下來,鄧三海主動去社區做起了志愿者,為大伙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。


  近年來,武漢市以切實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為目標,不斷完善住房保障體系,穩步推進公租房建設,使一批需要幫助的住房困難群眾受益。據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介紹,截至目前,武漢累計建設籌集公租房項目290余個、房源12.62萬套,幫助困難群眾改善了住房條件。(記者 游儀 蘇濱 范昊天)


  轉自:人民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