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效益增長好于預期,利潤總額實現14093.6億元,同比增長了7.1%,高于國民經濟增速。
7月16日至17日,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,總結上半年工作,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。
國資委表示,上半年央企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,營業收入利潤率保持較高水平,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,投資貢獻持續加大,有力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。與此同時,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推進,主體任務已基本完成。
國資委制定了下半年穩增長穩大盤工作方案,將更加有力有效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。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,確保高質量收官,不斷增強改革推動發展效果、鞏固深化改革成果,推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建設。
制定下半年穩增長穩大盤工作方案
國資委發布的數據顯示,1-6月,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.2萬億元、凈利潤10857.5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2%和6.1%,增速較一季度回落3.4和7.6個百分點。
今年以來,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國內疫情多發散發,經濟運行面臨嚴峻挑戰。國資委深入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,推出穩增長10項舉措,專門部署開展“穩增長、防風險、促改革、強黨建”綜合督導調研,逐一深入中央企業把脈會診、解決問題。
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財經表示,央企上半年所取得的成績是非常不錯的。尤其是在二季度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下,央企的這一表現無疑十分亮眼,也是助力宏觀經濟止跌企穩的關鍵力量所在。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許召元表示,國資委上半年出臺了27條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的政策,包括為下游的中小企業減免房租、減免通信這樣一些費用等,對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益渡過難關有實實在在的支持。央企積極擴大投資,主動推進重大項目建設,對穩增長、促消費、穩住經濟大盤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。
財經記者了解到,國資委制定了下半年穩增長穩大盤工作方案,總的要求是堅持全年“兩增一控三提高”目標任務不動搖,進一步做實做細央企提質增效工作,確保下半年運行在合理區間。
國資委黨委書記、主任郝鵬強調,各央企要緊抓疫情平穩、需求回暖的有利時機,加快推進復工達產達效;持續做好能源資源、糧食等保供穩價工作,加強電力供應和電煤庫存日常監測;深入實施全年投資計劃,加快推進規劃項目落地、竣工項目投產。
劉興國告訴財經,盡管存在國內疫情蔓延的挑戰,央企下半年的發展總體上看有利因素更多。國家幫扶企業紓困發展的政策將持續發力,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效應在下半年會加速顯現。疫情的不利影響將趨于弱化,下半年的疫情防控也將更多統籌考慮穩增長。國際上的不利因素也將明顯少于上半年,俄烏沖突的沖擊將逐步淡化,美聯儲的加息正趨于正常。
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邁向收官
國資委表示,截至5月底,中央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舉措完成率達94.7%,主體任務基本完成。接下來,中央企業要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,確保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,并不斷增強改革推動發展效果。
具體而言,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,推動資源不斷向主業企業集中、向優勢企業集中、向鏈長企業集中,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投資、運營公司在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調整中的重要作用。深化落實《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》,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深度轉換經營機制。
2020年啟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,今年迎來攻堅之年、收官之年。開年以來,中央企業鎖定重點、靶向發力,在多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的突破。
比如,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進,央企上半年引進各類資金超過1900億元。國投、中國寶武等5家企業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。符合條件的1.27萬戶央企子企業實現了董事會應建盡建,其中99.3%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。
央企重組整合高潮迭起,今年年初,中糧集團、中儲糧集團兩家央企開展糧食儲備加工領域股權合作;央企醫療、檢驗檢測等領域資源深度整合;央企“兩非”(非主業、非優勢業務)剝離完成率目前已達99%,比年初上升13個百分點。
劉興國對財經表示,兩年多以來的改革,在多個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,不僅推動國企總體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,也為宏觀經濟的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。改革使得國有企業的治理更加規范,管理更加。國有企業的資本布局更加優化,資產質量更加優良。國有企業的激勵約束更加合理,創造性積極性充分激發。
“改革帶來的這些積極變化,進一步夯實了發展基礎,推動國有企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,也增強了國有企業發展韌性。”劉興國說。
郝鵬強調,下一步要加快補短板強弱項,確保三年行動任務在黨的二十大前基本完成、年底前全面完成。特別要抓住對本企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改革舉措持續發力,通過實施改革三年行動推動企業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。國資央企要對改革效果進行再評估、再檢驗、再深化,取得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改革成效。
劉興國認為,未來應深入總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所取得的寶貴經驗,將改革經驗予以推廣。與此同時,應根據新時期發展環境的變化,圍繞世界******企業的建設,積極推出新的改革舉措。未來改革的根本方向,應該是激發央企發展活力,增強央企價值創造能力,提升央企國際競爭力,切實打造一批全球行業領軍企業。
轉自:財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