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6月末,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貸款余額增長11.4%——
力促民企融資渠道穩定暢通
近年來,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進一步暢通。從間接融資渠道看,新數據顯示,在2022年上半年銀行業發放的企業貸款中,超過一半投向了民營企業。從直接融資渠道看,證監會、工商聯等近日聯合發布的《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》要求,加大債券融資服務力度、推動債券產品創新、培育多元化投資者結構。
業內人士表示,接下來,要做好助企紓困,同時加快健全機制。一方面,要全力幫扶困難企業,避免出現盲目抽貸、斷貸,穩定預期。另一方面,間接融資要創新信貸產品與服務,直接融資則要提高融資效率,更好地支持企業發展和轉型。
半數貸款投向民營企業
長期以來,民營企業在穩定增長、促進創新、增加就業、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,2012年至2021年,我國民營企業數量翻了兩番,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占比由79.4%提高到92.1%。
今年上半年,盡管超預期因素給經濟發展帶來沖擊,但民營企業獲得的信貸支持力度有增無減。在今年上半年銀行業發放的企業貸款中,超過一半的貸款投向了民營企業。截至6月末,銀行業金融機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達58.2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4%;有貸款余額民營企業戶數8347萬戶。
信貸投放量增的同時,價格還穩中有降。上半年,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年化利率為4.74%,此外,銀行業為約150萬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辦理了貸款延期還本付息,延期金額超過3萬億元。
這些成績的取得克服了重重困難。“受疫情多點散發、國際局勢動蕩等影響,4月份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環比下降900多億元。”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、法規部主任綦相表示,為此,監管部門迅速召集金融機構、連續召開分析座談會,印發了42條助企紓困政策通知,引導銀行統籌幫扶市場主體。“五六月,普惠型小微企業的貸款增量分別達到3300億元、9300億元,有力扭轉了4月份總量下跌的勢頭。”綦相說。
接下來,金融機構將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、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。多家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,從趨勢上看,隨著直接融資市場日益成熟,很多大企業的融資業務會逐漸離銀行而去,因此,服務民營企業,尤其是小微企業,既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,也是銀行內在經營的長期需求。
持續暢通融資渠道
當前,面對民營企業的經營困難、融資堵點,要進一步下大力氣疏通。從短期看,要有效紓困、防止融資斷裂;從長期看,間接融資要創新信貸產品與服務、深化信用信息運用,直接融資要提高融資效率、培育多元化投資者結構。
在民營經濟大省浙江,紓困機制正在持續完善。“我們對企業進行分類,組織各家授信銀行對企業聯合會商幫扶,穩信貸、穩預期、穩企業。”浙江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說,對于優質企業,提前介入融資方案設計,有效保障融資需求;對于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,快速響應需求;對于個別“僵尸企業”,精準識別并穩妥處置退出,“受益于聯合會商幫扶機制,一大批大型民營企業的流動性得到金融保障”。
為破解“不敢貸、不愿貸、不能貸”難題,圍繞沙縣小吃的信貸服務創新正在福建開展。福建銀保監局組織金融機構、聯合地方政府,探索“小吃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”:對接餐飲服務平臺,集成供應鏈數據;依托供應鏈場景,建立科學的授信評價體系;政銀企聯動,夯實供應鏈數據基礎。“我們配合省政府推進金融服務云平臺建設,累計為4萬戶市場主體解決融資需求超1600億元。”福建銀保監局局長叢林說。
直接融資則要提高融資效率。《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》提出,要大力推廣科技創新債券,鼓勵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,更好地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。
擴增量穩存量健全機制
接下來,如何更加有效穩定民營企業融資?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要擴增量、穩存量、健全長效機制。
當前,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再次引發關注。“下一階段,要加強財政、貨幣、產業、就業等政策的協調配合,穩外需、擴內需,促消費、擴投資,支持信貸有效需求回升。”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。
“基建能夠帶動上下游相關行業需求的增長。”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,財政政策要持續發力,以公共部門支出撬動私人部門支出的增長,金融為基建上下游提供支持,撬動商業資金流入,進而帶動企業、個人需求復蘇。
針對備受關注的小微企業融資,接下來將擴增量、穩存量。“擴大信貸增量,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完成全年普惠小微企業信貸計劃,保持相關貸款快速增長勢頭。”綦相說,穩住信貸存量,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運用續貸、貸款展期、調整還款計劃等方式為市場主體辦理貸款延期,努力做到“應延盡延”。
暢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,還需健全長效機制,尤其要抓住“提升民企自身能力”這一根本。記者從監管部門獲悉,接下來將加強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,引導民企強化信用意識、加強風險管理、誠信守法經營。同時,監管部門將定期開展檢查,督促銀行抓好資源配置、績效考核、盡職免責等,切實保障政策落地見效。(記者 郭子源)
轉自:經濟日報